首先,在这部电影里,香港被赋予了远东情报中心的地位,不论是阿三线人,英国线人,还是赤道把交易地点选在香港,都是为了凸显这一设定。而这一背景设定是什么意义呢?是为了告诉大家,本片中的香港不是安全祥和的香港,而是上至大国博弈角力,下至各种组织鱼龙混杂,东西方情报汇聚,为了各自利益不断搏杀的战场。如果仔细看,就知道片中不止一次提到香港是战场,甚至提到斯诺登也是这个原因。这里的香港某种程度上就如同高谭市一样,定义就是危险而不安定的,这是一个重要前提。
其次,两种对HK的保护 。李警官等人所说的保护,从本片中香港的这种背景设定来看,实际是一种消极的保护,武器送出香港,不要出事,一切ok,之后会如何,和我HK无关,这种想法其实是着眼于HK本身的,毫无疑问在本片中是一种更贴近人性的保护。而宋所说的保护,是从国家层面出发的,他所要实施的保护,是要将香港在影片中被赋予的远东情报中心乃至军火交易中心的角色彻底抹去,从他的角度来说,这次你可以成功阻止交易没错,大家都安全了,可以后呢?以后再发生这种交易怎么办?还能安全解决吗?这就好比绑架勒索,只要不撕票,亲人们总是宁愿付赎金保平安,而警察们却是想着你要赶紧报案,让我抓住坏人阻止他们以后再犯案,避免其他人也被绑架勒索。这种不同其实是立场所决定的,算是一种观念冲突,但并无对错。
第三,肇教授是一个有着无政府主义和一丝极端个人主义色彩的人物,用DND的阵营分类来说,他一定是个混乱系的,至于是混乱善良还是混乱中立,现在还不好说。和宋相反,他希望维护香港在片中的地位,也即香港是一个自由而无序的远东情报乃至武器交易中心。所以自始至终,全片双方争夺的其实并非是那件武器,而是香港的未来:究竟是一个完全属于中国的特区,还是一个自由却无序的情报武器交易中心。所以,为了拿回武器完成任务的年轻欧巴死了,想把武器送走却迫于仕途不得不服从命令的李sir死了,最后留下来进行对决的是宋和肇,因为他们俩才是真正意义上对决双方的核心。
其实《赤道》的预告真的吸引我了,以至于我冲动想立即去影院看。但是,真的有点失望,有点当时《钢铁侠3》的意思,预告片美如画各种飞起来,正片却觉得差了那么一根筋。梁乐民拍《寒战》确实不俗,可为什么《赤道》成了这样一部烂尾也罢烂剧情也罢的电影,而且现在商业电影想圈钱都改这方式了嘛?
赤裸裸的要强奸观众银硬塞系列第二部给你看,不带这样贬低观众智商的…影片开始没几分钟我就晕了,其实你要是不作死好好讲故事,那么《赤道》的剧情设定以及背景绝不会亚于《寒战》,可你以为拍优酷微电影呢嘛?把几个简单的故事分剪成毫无连续性的片段,一会儿韩国一会儿香港,事件与事件之间没有逻辑联系和恰到好处的镜头处理,只是简单的渐入渐出……这也太草率了吧。观众要是打个喷嚏也许接下来就都看不懂了,从受众面来说,真是差评。看得出导演的雄心可却糟糕的完成了这样一部不温不火甚至可以说要是没有强大的卡司就没有价值的电影,实在可惜,也许《寒战》的成功真把导演惯坏了。
这次演的最好的应该是王学圻和张学友了,文咏珊则是匹黑马。这部电影槽点挺多,政治、结尾、虚张声势等问题让人无语。不过我开心的是导演、编剧陆剑青、梁乐民虽然把一手“可以明牌”级别的牌搞到了“对三都要不起”的窘境,但是他们把歌神的角色设计的还是不错的,性格气质很利于展示演技,所以很多人对学友这次的表演都眼前一亮。作为一名张学友的粉丝来说,他在《赤道》里的表现,完全值得我花十倍票钱,更开心的是片尾的“和赤道的战争,才刚刚开始”虽然被人诟病为没有结尾,但是拍三部曲的节奏正中我下怀啊,如今能看张学友拍电影是件多么稀罕的事啊,现在好不容易拍一部大片就要接着拍下去,我是得有多激动啊!
最后我还是得说一句,这部电影学友的表现让你们竖起大拇指是可以的也是必须的,但是千万不要对他的演技刮目相看甚至说他演技爆发,因为他一直都是会演的人,而且绝对是唱歌里面最会演的歌手之一,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