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雅婷和罗楠楠是一对好友,梅雅婷是养老院的护理员,而罗楠楠却是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她俩在各自的工作单位一个管老的,一个管小的,成天忙得头昏眼花,而下班回家除了老人孩子,还要多管一个丈夫。偏是两位的丈夫都是奇葩,一个是创业屡战屡败的“倒霉蛋”,只见出钱不见进款;一个是高智商低情商的“巨婴男”,既不懂家务也不会浪漫。对丈夫的不满成了两个女人彼此倾吐苦水的主要话题,她们策划着对丈夫发起“考验”,却弄巧成拙假戏成真。两位丈夫猛然醒悟,成了同一战壕的战友,开始了婚姻保卫战。两对夫妻由误会到理解经历了一段艰苦的情感挣扎,眼看婚姻的小船说翻就要翻,却在最后关头理智地驶回了家庭的港湾。
VCD机刚刚起步时,我和我儿时的几个玩伴一起看了这部电影.在记忆里一直存有灵童的影子,时隔十几年后,一个无意的机会又看到了这部电影的种子,于是下载下来将其看完,无法想像为何忽然有了重温这部老港片的念头甚至是冲动,看完后莞尔一笑,都是那年那时的梦想.小时侯爸爸总是去哈尔滨打工,那时在我和家人的嘴里还没详情
2024-03-08尽管《三体》很早就出名了,但只是在粉丝间出名。不得不承认,有一部分读者是在2014年《三体》第一部获得雨果奖,媒体炒了一阵之后,才开始阅读的。这部分读者属于追赶热点的类型,未必是真的喜欢科幻或者喜欢这书,但是不排除阅读之后真的喜欢上的,或者也有一部分人,因为觉得这书是热点,出于“政治正确”的社交需要详情
2024-03-08可以提高的。Yeager等科学家将230个高中生 (来自冲突行为多发的高中)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接受“性格可塑性”培训,另一组学习处理同学关系的社交和情感技巧。接受“性格可塑性”培训的高中生学习了关于大脑神经的知识以及“性格可塑性”的信念。“性格可塑性”信念的核心:决定人的行为的,并不是他们的性格或品详情
2024-03-08暑期档电影,历来是商业大片的天下。单是今年,就有《美国队长2》《变形金刚4》《X战警:逆转未来》《沉睡魔咒》等十多部好莱坞电影上映。这些电影投资上亿,以大场面和大明星为卖点,或改编自畅销小说,或是卖座大片的续集,都是奔着全球上百个国家数亿美元的市场而去。虽然有文艺片的影迷对这类PG-13的“无脑爆米详情
2024-03-08原著我没有读过,咱们光谈谈电影讲的故事给我的感受。青春、爱情这种几乎人人都有过的东西,最容易产生共鸣,所以怀旧永远能打动人。片尾曲《匆匆那年》很好听,王菲 林夕,听得人哭得稀里哗啦。这部片子有笑点也有泪点,很多情节能产生共振。点映时,在电影院里我后面有个姑娘全程多半的时间在哭。想来应该是有与片子里很详情
2024-03-08卡哇伊“卡哇伊”和卡拉OK一样,也是发源于日本的一种时尚流感,主要症状表现为:装嫩。已经眼看直奔而立之年了,却流行戴着孩子气的渔夫帽,穿着卡通色彩的连帽衫,背着中学生风格的斜挎包,然后奶声奶气地说:“我们男孩子……”--不知他们有个头疼脑热,会不会挂儿科?台北口音与“卡哇伊”相配套的,是那种甜甜、酸详情
202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