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NBA单节付费模式真香背后却有值得深思的地方

阅读: 84次 发表于:2022-11-26 21:09

NBA付费,nba单节纪录

在会员付费模式上,NBA总有新套路。

日前,付费电视广播公司特纳体育与NBA对直播付费模式进行了升级,允许用户按节购买赛事直播服务。

此前,它们已经开通了单独购买第四节的模式。新模式下,球迷可以从第二节、第三节或者第四节开始购买付费服务。

在分析了用户的相关行为之后,特纳体育与NBA做出这样的选择。这一模式有独创性,但从深层次分析,似乎还透着一丝隐忧。它对于国内版权付费又能带来怎样的启发呢?

特纳体育确信NBA愿意这一冒险

NBA付费,nba单节纪录

上个月,在SportsPro举行的OTT峰会中,特纳体育的COO马修-洪正式宣布了新付费模式的诞生。当地时间本周一,球迷们可以在NBA的官网,NBA的APP,以及联盟通的相关渠道(包括B/R(露天看台网)、OTT端)购买这一服务。

本赛季开始之初,作为NBA版权持有商,特纳体育就开始尝试第四节付费模式。用户只需要花费1.99美元就可以观看第四节比赛直播。

如果从第二节开始购买直播服务,用户需花费4.99美元;而如果从第三节开始购买,代价则是2.99美元。NBA数字部门还在尝试开发另外一种选项——用户可以购买10分钟的赛事直播。

无论是在NBA官网、APP,还是B/R上,用户购买一场比赛都需要花费6.99美元。联盟通为NBA球迷提供了更多选择,购买赛季所有比赛的话需要支付200美元,球队通的价格为120美元。

特纳广播网与NBA的合作时间超过了10年。正因为有了这一合作基础,马修-洪确信,NBA非常乐意去尝试这一崭新的冒险。当然,他也提醒这一微支付模式有可能限定用户只能观看更小的窗口。

更容易让年轻人掏腰包

NBA付费,nba单节纪录

马修-洪同时也透露了特纳体育与NBA推出这一模式的缘由。通过对球迷行为的分析和研究,他们发现年轻的观众对于包月模式或者单场模式投入越来越少。

在NBA的付费会员体系中,核心一定还是包年用户以及球队通用户。但是,这个群体数量相对固定,一旦赛季开始之后这两种模式的销售就会陷入停滞。

在赛季中,NBA想要做会员付费的文章,就需要在包月以及单场销售上大做文章。时代背景决定了这两种模式对于用户不再那么有吸引力。

如今年轻人的生活,被手机切割成一个又一个碎片。娱乐手段的丰富,很难让一个用户从头到尾聚精会神地观看一场比赛,尤其是NBA暂停多,持续时间长。在看球的过程中,球迷们往往同时在做多件事情,比如刷社交网络、吃东西、与朋友聊天,甚至很多中国球迷正在上班。一般来说,球迷往往是在第四节生死时段才会全神贯注起来。

与此同时,球迷们获取比赛信息的手段也变得丰富。他们通过刷社交网络,就已经能够对比赛进程了如指掌,也能通过短视频或者动图观看精彩的片段。

用户的行为改变,以及技术的革新,降低了年轻人为单场比赛付费的欲望。如果按照单节销售,球迷们可以通过对比赛过程的了解,决定选择购买第几节的付费直播。这更能够刺激用户的付费欲望。而从销售策略上来说,更低的定价对用户会更有诱惑力。

背后的隐忧值得深思

NBA付费,nba单节纪录

NBA的全新会员销售模式,代表了创新与变通,配得上我们击节叫好。然而,这背后潜伏着的隐忧同样值得探讨。

从源头上来说,碎片化时代让年轻人对于NBA专注度下降。在这个过程中,NBA是不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呢?

面对时代浪潮,NBA一直走在北美四大联盟前列。社交网络兴起之初,NBA对于动图在社交网络上的应用也是相当审慎。严格意义来说,动图也应该被归在视频版权之中。

后来,NBA的态度变得开明,积极拥抱了社交网络。社交网络能够提升NBA的曝光度,吸引年轻粉丝的目光。现在,它在中国将短视频权益先后销售给新浪微博和字节跳动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可当短视频、动图在社交网络上大行其道之时,赛事直播的价值却在下降。球迷刷刷社交网络,比赛信息就已经一网打尽了。他们没有必要再盯着直播观看一场非焦点赛事。从这个角度来说,NBA是否做了自己的“掘墓人”呢?

单节销售模式还有可能带来一个趋势——用户对于赛事本身的关注度下降。如果球迷只通过第四节或者下半时的比赛,久而久之,他们对于项目的专注度会下降。任何赛事都不是只由高潮部分组成的,比赛的不可预知性往往能够带来更多迷人的东西。球迷们只挑选固定时段观看赛事,会错过很多“遗失的美好”,对赛事本身的痴迷也会下降。更长远来说,NBA有可能得不偿失。

此外,新模式还有可能让原本习惯于购买包月或者单场比赛的用户转而去购买单节服务。从收益上来说,未必能够带来大幅上涨。

对国内版权市场的启示

NBA付费,nba单节纪录

目前,这种销售策略还没有照搬到中国的NBA直播中来。如果效果好的话,我相信腾讯体育在明年的NBA直播中有可能就祭出这一模式。

这种单节销售模式或许更适合中国的土壤。因为时差的原因,NBA的比赛基本都在北京时间上午举行。其中大量比赛是在工作日的上午。

无论是学生党,还是上班族,在收看NBA直播方面都会存在很多障碍,购买单场比赛直播会让他们觉得有些不划算。这种单节付费模式非常适合这个群体。

作为媒体平台,并不需要为赛事IP担忧,毕竟赛事IP也不会和媒体平台讲感情。商业社会,不管白猫,还是黑猫,能抓耗子就是好猫。只要新模式能够提升版权变现能力, 且得到赛事IP方认可,媒体平台完全可以采纳之。

这一商业模式带来更大的启发还在于版权产品包的开发上。现如今,用户已经逐渐习惯了版权付费。用户不花钱购买体育赛事直播,往往不是因为他们舍不得花钱,而是产品设计不足够让他们“割肉”。

NBA的单节销售模式带来的最大启示是:一场比赛是可以进行切割销售的。它能够照搬到国内其他赛事,比如足球版权中吗?

按照NBA的新模式,足球赛事直播恐怕只能拆分成上下半场进行售卖。实则不然,用户可以选择按照时长付费。

球迷们有时间观看赛事直播的时候,比赛往往已经开始了。或者比赛过程的跌宕起伏,突然让他们产生了观看的冲动。这个时候比赛可能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甚至进入了收官阶段,仍然按照单场收费,球迷们会觉得很亏。如果按照观看时长收费,或许更能迎合他们的消费心理。

但这也只停留在理论阶段。足球版权变现能否效仿NBA单节付费模式,首先需要看版权方的态度,其次在技术、营销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何况,这一新模式究竟效果如何,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