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毛泽东军事思想之研究11灵活性是中心

阅读: 94次 发表于:2022-12-01 07:04

斯大林说,干部决定一切!

毛主席说,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组织路线就是决定的了!

在这里提到了人,提到了贯彻,提到了执行,提到了落实,并且认为人的作为是决定作用的。

这真理性,毋庸置疑,但是,在实际中,在战场上,无数的人发挥无数的能动性,拼力不少,可结局却千差万别,有成功失败之分,这又是为什么呢?

难道失败者一方的战略有问题吗,或者规划不对头?

问题显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两军对垒,很多时候都是旗鼓相当,自己强悍,对手也不差。

在中国的革命历史上,红军、八路军、解放军、志愿军的对手,可不是纸糊的,他们是兵强马壮,武装到牙齿,领头的也不是善男信女,不是平庸之辈,他们很多出身军校,身经百战,军事造诣颇高,比如白崇禧,比如陈明仁,就是蒋介石本人,那也出过国,留过洋,在日本著名军校学习过,也不是门外汉。

毛泽东军事思想之研究11灵活性是中心

但是很遗憾,不管对手如何,是正规军还是杂牌军,是名将统领还是悍将指挥,在毛泽东的面前,都是手下败将,何哉?

这是因为他们缺乏毛泽东所谓的战争灵活性。

须知,这是取胜的要诀!

毛泽东有句名言,“政策和策略是我党我军的生命。”这是对于灵活性作用的很好注解。

因为政策,特别是策略,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是对于战略意图、战役规划的的实现手段,是立足实际,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条件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随时改变,随时修正,不可以拘泥于既有的规划、安排、意图。

在实际中,一个高手,需要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灵活的创造性地执行原则性。

其实,一个真正有原则性的人,一定是一个高度灵活性的人。因为他知道,只有灵活性的执行原则,才能实现原则,而机械执行,僵化执行,其实乃是懒惰,乃至自寻死路,背离原则。

这一点,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就批评过机械执行原则的人:

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

战争中,情况瞬息万变,需要指挥员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以高度的灵活性来应对敌情的变化,这一点,毛主席也讲的很透彻:

当执行某一计划时,从开始执行起,到战局终结止,这是又一个认识情况的过程,即实行的过程。此时,第一个过程中的东西是否符合于实况,需要重新加以检查。如果计划和情况不符合,或者不完全符合,就必须依照新的认识,构成新的判断,定下新的决心,把已定计划加以改变,使之适合于新的情况。部分地改变的事差不多每一作战都是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间或有的。鲁莽家不知改变,或不愿改变,只是一味盲干,结果又非碰壁不可。

毛泽东军事思想之研究11灵活性是中心

可见,毛泽东把灵活性放在认识论的高度来看,放在决定战局成败的高度来看。

那么,在毛泽东那里,灵活性是个什么东西呢?

要了解这个灵活性,先了解一下毛泽东关于能动性的论述。

A.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一切根据于正确思想的做或行动是正确的行动。我们必须发扬这样的思想和行动,必须发扬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抗日战争是要赶走帝国主义,变旧中国为新中国,必须动员全中国人民,统统发扬其抗日的自觉的能动性,才能达到目的。坐着不动,只有被灭亡,没有持久战,也没有最后胜利。

B.自觉的能动性是人类的特点。人类在战争中强烈地表现出这样的特点。战争的胜负,固然决定于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援助诸条件,然而不仅仅决定于这些;仅有这些,还只是有了胜负的可能性,它本身没有分胜负。要分胜负,还须加上主观的努力,这就是指导战争和实行战争,这就是战争中的自觉的能动性

这就是说,灵活性要发挥,首先要依赖人类的能动性。

没有能动性,就无所谓什么灵活性。

但是灵活性还不等于能动性,灵活性是能动性的最高发挥。

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具体地实现主动性于作战中的东西,就是灵活地使用兵力。灵活地使用兵力这件事,是战争指挥的中心任务,也是最不容易做好的。战争的事业,除了组织和教育军队,组织和教育人民等项之外,就是使用军队于战斗,而一切都是为了战斗的胜利。组织军队等等固然困难,但使用军队则更加困难,特别是在以弱敌强的情况之中。做这件事需要极大的主观能力,需要克服战争特性中的纷乱、黑暗和不确实性,而从其中找出条理、光明和确实性来,方能实现指挥上的灵活性。

毛泽东军事思想之研究11灵活性是中心

在这里,他指出了灵活性的内涵,重要性,实现的困难性和方法,特别是把灵活性置于战争指挥的中心任务的地位,可谓是提纲挈领,一语中的。

战争是你死我活的拼杀,是人类能动性发挥的最好阶段,在这里,士兵的力量、科技的力量,领导人的力量乃至于整个国家的力量,都投入了进来,发挥到了极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高度的灵活性机动性,稍有差池,就可以全军覆没,乃至国破城灭。

故可以说,灵活决定成败,绝不夸张。

如果拿破仑安排的将军是个高度灵活的人,那么就不会有滑铁卢之败;

如果当年的从苏联回来的年轻人,不本本主义,就不会有血战湘江,就不会有长征。

所以,灵活能力乃至尖峰能力,需要有真正的军事造诣。

毛泽东的灵活性的发挥,无疑在四渡赤水之战中体现了个淋漓尽致。

这是一个永恒的经典!

自然毛泽东要求的灵活性,不是那么容易就做到的,它需要很多条件,

比如善于调查,良好的哲学修养,良好的思维品德乃至于良好的个性,如此才能不盲目自信,而做到善于听取正确意见,善于从具体情况出发,迅速改变,迅速创造。

总之,灵活性不仅适合于军事,也适合于很多领域,领会了它的实质,裨益多多!

它的哲学基础,就是事物的无限运动和实事求是、与时俱变、与时俱进。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