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足球自媒体为什么如今你刷到的都是这样的足球新闻
在短视频和900字短消息肆虐的时代,足球爱好者们消费这项运动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纵观某互联网巨头公司旗下的两大平台,这项转变实在是再明显不过了。
最受球迷欢迎和平台推崇的图文类自媒体有两类:其一是将机构媒体数千字长篇或是外媒报道的翻译拆解成为数段千字左右短文,然后再加上一些所谓观点、评论与互动的内容;其二是所谓深度的八股式评论分析,通过抛出有矛盾的观点 数据和画图分析一通 得出一个不怎么离谱但几无价值的结论,得到了千篇一律的“深度评论”,甚至还能获得平台的优质创作奖励。
不客气地讲,第一类的“新闻”我很自信自己一天能生产数十篇,而他们也正是依靠着这样批发的所谓“新闻”攫取了不菲的收益。当然,平台也乐见其成,一些创作工具的迭代也充分展现了平台最希望服务的便是这一类“创作者”。而第二种“评论”,我则要愧疚地说我也曾是参与者,哪怕是将正常的内容包装成八股的模样,也想要尝试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获得平台与读者的青睐。
而对于视频类自媒体而言,除了一些官方账号外,同样有两种受欢迎的形式:其一是将一些外网的集锦剪辑成更小的片段,哪怕有些时候这些集锦在截成了竖屏之后一度会看不见皮球在哪里,但配上耸动的标题和动感的音乐就是爆款短视频;其二,则是身着一件球衣出镜,然后对足坛时事发表一些评论,用前置摄像头录下甚至有些夸张的表情和语态。
前一种“创作者”其实就是不标明出处的搬运工,倒还不如微博上的我们偶尔搬运一些集锦时还会标明转载出处和原链接,而后一种创作者则良莠不齐——一些资深的记者和评论员老师通过这种方式传递信息与观点,但一些浑水摸鱼者却哗众取宠,甚至靠着另一些认真产出文字的作者的内容过活。
关于这件事儿,我曾在某位朋友的一次感慨下留言:我说,如果微博要讲求什么学术引用的规范,一大半喜欢发明名词的所谓“懂球博主”,内容都应该打满脚注和尾注,注明他们的内容转引自他人甚至是直接翻译。
所以,在这样的时代里,传统的足球记者和足球解说又能带来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与另一件事有关联。今天在回家的路上,听了新一期的《从球说起》,两位主播在与深耕女足多年的足球记者张楠老师的对话中,谈到了女性记者在足球媒体行业中的境遇。
张楠老师的大意是说,很多人都认为女记者不懂球,而男记者更懂球,也有更多的独家消息。然而,实际上作为一个足球记者懂不懂球并没有什么关系,而女性记者也同样可以拥有很多独家消息。
所以,传统足球记者的意义本该在于此:在如今一场足球比赛、一届足球大赛已经可以用转播镜头覆盖到赛场内外许多角落的时候,记者的文字能够提供的是那些只有在现场才能感受到的东西。
过往,在转播还没有覆盖到每一场比赛的时候,第二天的报纸上有巨大的篇幅用来讲述比赛的进程。如今,当大部分球迷都能够通过转播看到比赛时,留给文字的空间毫无疑问小了很多。但是,一个好的记者,尤其是在如足球这样在现场与镜头前感受截然不同的运动上,依旧能够用文字传递新的力量。当然,不仅仅局限在赛场上,在场边的教练席上、广告牌后、看台上、球员通道里、球场外,甚至是与球场毫无关联但与足球大有关联的地方,文字记者依旧能够记录下这一项运动的魅力。
视频可以吗?有时候可以,但视频总有这么些局限性。在有巨大冲击力的画面与声音前,文字本身传达的内容总是会被有意无意地忽略。
而如果将这些作为重点,一个足球记者懂不懂技战术其实就已经毫无关系。张楠老师说,你懂技战术写评论,是为了证明你比主教练更懂球吗?
但这个时代,留给记者的空间也的确是小了不少——不仅是在传播内容的媒介上,也同样在传播内容的限制上。
曾有幸翻看一家体育媒体的老报纸,其中包括了十年甚至是二十年前的版面,其时的评论更加尖锐甚至刻薄,报道则更是能写不少如今完全不敢想象的内容。
相比之下,如今的(足球)媒体,更像是戴着镣铐跳舞——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背景的俱乐部,当然也包括国家队,总是只记着媒体的宣传功能,还妄图要要把监督功能掐死在摇篮中。所以当媒体纷纷与球队达成了宣传项目的合作时,我们能从记者的笔下看到的故事也就少了很多。
比如我自己,常说“从无内幕”,但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从无可以在公共平台分享的内幕”——那些从记者朋友和同事那儿听来的二手消息要是能讲早就公之于众了,而我自己了解到的一些一手消息则更是因为工作纪律而不能外传。
当然,很多受众也根本不想了解那些我们想看的故事。他们只想从如今的媒体口中,了解一些可以作为谈资的内幕,再学一些可以作为谈资的观点,来彰显自己作为爱好者专业的一面。
我很久之前曾讲过为什么要起“不懂球专栏”这个名字:此前我在网上冲浪时发表观点常被立场不同者怒斥过不懂球,而我自己也确实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背书。所以,“不懂球”算是一个合适的说法,尤其是在我常要就专业问题大放厥词的时候;而“专栏”则勉强算是表明一个态度——我虽然口无遮拦,但我说的东西也还总是认真的。
讲到底,我总还是希望分享一些切身的故事,也总还是希望读到一些特别的文字。
除了记者之外,解说应该是新时代的足球运动与广大人民群众接触最密切的一个渠道了。
在碎碎念完记者之后,其实解说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作为一个足球解说,尤其是A角,主要的责任是为大家讲述与解释场上发生的事情,而非对一位可能有着数十年带队经验和带队世界大赛夺冠经历的老帅指指点点并且认为自己远胜于他。
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喜欢一位足球解说的原因,深夜犯困想睡觉还能算是人之常情,但时时刻刻好为人师,尤其还想当世界名帅的师傅,就实在是爹味十足了。
我觉得很多足球解说,也包括很多其他项目的解说,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在如今这个时代对于这项运动的巨大影响力:在很多受众的眼里,解说员们就是权威,也是他们了解这项运动的最主要甚至是唯一途径。
所以,如果我国受关注最多的足球解说员是一位想要从青年队就开始45度冲吊的解说,那么我国大部分足球受众对这项运动的理解停留在今天的位置也就并不意外了。
除了解说员本身外,“现场解说”的缺失是如今足球解说不尽如人意的一个大问题。
很久之前,我印象里电视台会对“现场直播”和“卫星直播”做一个区分,很多国内联赛的场次会由解说员在现场进行直播。而如今,大部分的解说员应该都回到了演播室中,看着可能就比我们多一两个画面的转播说着球。中超是如此,五大联赛亦是如此,只有欧冠决赛和世界大赛的转播由于解说员就在现场,才能带回不少有现场感的内容。
大约是2017和18年的时候,我曾在中乙上海赛区担任过现场解说。当时是先后在上海聚运动和上海申梵,尽管拿到手的是还不如我往返高速过路费和油费的补贴,我总是要先做大半天功课才敢去现场开口。
而我总是秉承着“介绍现场情况”的原则,印象里介绍好多次“甲乙丙球员都起身去热身了,而最后却是丁替补上场了”的情况。我一直觉得这是一种看似冗余却有价值的信息传递,对于中乙这样鲜有球迷远赴客场的级别来说,我总是觉得我是在为客队球迷服务。
让我高兴的是,偶尔在评论区里看到的反馈还算正面。
这赛季,我一度想接受邀请在某个免费的官方版权平台开一个德甲直播,但想了想我匮乏的德甲知识只好作罢。我觉得公共发言的第一要务是,尽量避免在不熟悉的领域发表观点。
当然,对于足球记者和解说来说,如何分享画面和声音无法传达的“现场感”也尤为关键。幸好我不是什么专业记者或解说,不用考虑这么复杂的难题。
写到这里回头看全文,原本以为的碎碎念又变成了三千字的爹味十足的唠叨。但这些也确是不吐不快的内容,在无用的吐槽之后只能交叉双指,祈祷和祝福媒体老师们产出更多好内容以飨读者。
令人遗憾的是,已经有不少好记者选择离开了体育圈,甚至是离开了媒体界。只留下我们这些略显古板的足球爱好者,还期待着旧时代的记者和解说再让我们享受一次某些只有文字能传递的足球的魅力。
而我这篇文章,在一些平台的标题叫“新时代的足球记者与解说”,而在另一些平台则叫“揭秘足球自媒体:为什么如今你刷到的都是这样的足球新闻”。
⬇️在各个平台关注我们,获得持续更新。⬇️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
9个赛季后恩比德的生涯就这样了?只打了7个赛季的姚明是最好参考
篮球,NBA,姚明,火箭,76人 2025-04-26 -
?太阳报头版:拉爵裁员只节流100万镑,相当于卡塞米罗3周工资
足球,英超,曼联 2025-04-26 -
天空体育:一名伦敦警察因足球流氓行为被开除,并禁止观赛三年
足球,英超,阿森纳 2025-04-26 -
2025华润饮料中超联赛第二轮青岛海牛vs深圳新鹏城票务公告
足球,中超,中国足球,青岛海牛,转载 2025-04-26 -
世体:三周后,朗格莱将与经纪人一起评估自己的未来
足球,西甲,马德里竞技 2025-04-26 -
西媒:安帅本打算让巴列霍在国王杯出场,但他说自己状态未达100%
足球,西甲,皇家马德里 2025-04-26 -
电讯报:英超多队禁止白人男性应聘职位 仅限黑人/亚裔/混血/女性
足球,英超,曼联,利物浦,热刺,埃弗顿,南安普顿,莱斯特城,布莱 2025-04-26 -
战广东!刘炜:今晚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大考 通过和强队比赛找问题
篮球,CBA,中国篮球,新疆 2025-04-26 -
第一个打爆你的人是谁?赵睿:施罗德 贺希宁:丁彦雨航
篮球,CBA,中国篮球,新疆,赵睿,山东,丁彦雨航,青岛,杨瀚森 2025-04-26 -
争一下周最佳??️哈登近3场场均砍下35.3分7.7助 快船3胜0负
篮球,NBA,快船,哈登 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