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前欧洲之间矛盾有多深爆发根本原因是什么德国人背锅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青梅
编辑|青梅
1917年,时任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激动地向即将开赴欧洲大陆,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士兵进行战前动员。
在此之前,还没有一支美国军队踏上过这片被他们的先祖称为“旧大陆”的土地上,与他国结盟和作战,威尔逊说道:
“美国的士兵们,我向你们保证:这一战将是终止人类所有战争的战争!”
然而,在1919年制定战后秩序的《凡尔赛和约》签署之际,久经沙场的法国元帅福熙得出了和美国总统威尔逊截然相反的论断:
“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
不幸的是,法国元帅福熙一语成谶:在《凡尔赛和约》签署的二十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先后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的人口被卷入了战争的深渊。
正如法国元帅福熙曾经的预言一样,第二次世界大战某种意义上并不是一场新的全球战争,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国际问题的延续。
如果我们不了解一战前的世界格局,就无法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世界格局究竟是什么样?它对后来的全球局势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今天的我们能够从中获得怎样的经验教训?
战前欧洲:都是德国的错吗?
长期以来,德国都被视为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元凶。
普法战争之后,统一的德意志迅速崛起,并在19世纪末反超英国,成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而欧洲大陆的传统强国:法国则在普法战争中丢失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后一蹶不振,经济低迷,国内动荡。
法德之间的一升一降,让两个国家之间成为了不共戴天的世仇。面对崛起的德国,法国一直渴望寻找一个能够遏制德国崛起的盟友。
然而,在19世纪下半叶,法国一直在欧洲大陆处于被空前孤立的境地。一手领导普鲁士击败法国,实现德国统一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早就意识到法国未来复仇的可能。
于是在1873年,俾斯麦以维护君主制,反对共和制为由,组建了德国、奥匈帝国和沙皇俄国之间的“三帝同盟”。
与奥匈帝国、沙皇俄国之间的合作,一度让德国在欧洲大陆变得空前强大,不过这也让德国卷入到了更大范围的欧洲纷争之中。
奥匈帝国与沙皇俄国之间都想要争夺巴尔干半岛小国的领导权,巴尔干半岛的东欧小国,是奥匈帝国遏制土耳其的国防屏障,但沙俄却认为自己应该是东欧斯拉夫民族共同的“老大哥”,这让三皇同盟的内部矛盾不断。
1885年,被土耳其人统治了百年之久的保加利亚人推翻了宗主国的统治,建立起一个亲奥仇俄的政权,这让原本处于三皇同盟内的奥匈帝国和沙皇俄国矛盾更加尖锐。
为了遏制奥匈帝国在东欧的扩张,沙皇俄国退出三皇同盟,转向与德、奥之间的死敌:法国结盟。
与保加利亚不同的是,同样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独立出来的东欧国家塞尔维亚是一个亲俄仇奥的政权。
新独立的塞尔维亚在沙俄的支持下,先后打赢了两次巴尔干战争,领土不断扩张,这让与塞尔维亚毗邻的奥匈帝国感到了空前的威胁,奥匈帝国多次想吞并塞尔维亚,解决掉眼皮下这个亲俄的政权。
在俄国脱离了自己的同盟后,德国又试图拉拢意大利,来对抗法、俄两国的力量。
统一后的意大利,一直觊觎法国的北非殖民地,这是德国拉拢意大利入盟的重要原因。1882年,德意奥三国正式结成同盟国。
然而,与奥匈帝国接壤的意大利一直与奥匈帝国有边境纠纷,因此在是否坚定支持德国一事上意大利一直犹豫不决。
而一贯置身事外,坐山观虎斗的英国也在1907年正式下场,与法国、俄国结成协约国。在过去百年的时间里,英国一直以“日不落帝国”的身份坐拥欧洲第一的宝座,因此英国一直奉行着“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
然而,随着20世纪末德国反超英国,成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让英国再也按捺不住,决定联合法国、俄罗斯,削弱德国这支新崛起的力量。
同盟国,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成立,让两国之间开展的疯狂的军备竞赛。
1914年6月,奥匈帝国举行了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这引发了塞尔维亚极端民族主义者的愤怒。
几名塞尔维亚青年刺杀了当时视察萨拉热窝市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这让奥匈帝国有了出兵攻打塞尔维亚的理由。
然而,身为塞尔维亚保护国的沙皇俄国给奥匈帝国在1914年7月下达了最后通牒——一旦奥匈帝国进攻塞尔维亚,俄罗斯必然会出兵相助。
最终,奥匈帝国无视沙俄的警告,强攻塞尔维亚,沙俄开始进攻奥匈。分别是奥匈帝国和沙皇俄国盟友的德、法纷纷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此全面爆发。
战前非洲:一场残酷的分赃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矿产资源丰富的非洲很快便遭到了英、法等西方列强的集体瓜分,非洲从此成为了欧洲工业国的原材料供应地。
然而,列强之间瓜分非洲的分赃不均,也导致了一战前的国际格局异常紧张。
其中,最渴望多获得非洲殖民地的国家莫过于德国。
德国在统一之后,工业经济迅速膨胀,成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
然而,德国是一个煤炭、铁矿等资源都十分稀缺的国家,因此德国迫切需要一个庞大的原材料供应地。
由于德国在19世纪上半叶将大部分精力都投注在了国家的统一上,所以到20世纪初时,德国惊讶地发现:非洲的殖民地已经基本上被英、法两个老牌国家瓜分完毕,这让德国有了强烈的不平衡感。
1897年,德国外交部国务秘书伯恩哈德疯狂叫嚣,声称:
“德国不想动任何人的一杯羹,但德国也想有阳光下的一席之地。”
在“阳光下一席之地”口号的鼓动下,德国相继占领了纳米比亚,坦桑尼亚等非洲殖民地,然而这些殖民地仅占非洲的一小部分,仍无法彻底满足德国的自然资源需求。
于是,德国便将自己的目光投注向了20世纪初仍然未被殖民的北非国家:摩洛哥的身上。
然而,北非地区是法国传统的势力范畴。
1905年,1911年法国曾两次试图吞并摩洛哥,但均遭到了德国的阻挠。
由于法国并没有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因此在1911年被迫向德国让步,割让法属赤道非洲等小块殖民地给德国,但德国需要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优先殖民地位,两国从此达成妥协。
法国、德国围绕摩洛哥展开的激烈争夺,是帝国列强之间的一场分赃。而分赃的不均,是欧洲列强之间矛盾更进一步激化的根源。
战前亚太:旭日帝国的野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非洲并是欧洲列强之间唯一角力的战场,面积位居世界第一大洲的亚洲,同样成为了西方列强之间博弈的擂台。
曾经是近东传统强国的土耳其,在19世纪迅速衰落,被欧洲列强冠上了“西亚病夫”的名号。
在两次巴尔干战争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势力被彻底驱逐出欧洲,这让土耳其倍感屈辱。
历经数次战败的土耳其,想要吞并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重新恢复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昔日荣光,然而沙俄却是保护东欧小国的幕后之手,这就让失意的土耳其和德国、奥匈帝国结成了战略同盟。
与被称为“西亚病夫”的土耳其同病相怜的,是位于东亚的中国。
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被推翻,中国的国际地位在20世纪初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这让中国也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同盟国、协约国阵营竞相争取的对象。
德国甚至开出了归还山东青岛的条件,恳请中国加入同盟国。
然而,在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尾声,中国选择了加入协约国阵营,促成中国做出这个决定的,是当时的日本。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迅速崛起成一个东亚强国。
然而,新崛起的日本面临着和德国一样缺乏殖民地原材料供应的困境。
为了开辟原材料的供应地,20世纪初日本吞并朝鲜半岛,并且和英国结成同盟,在日俄战争中击败俄国,成为了亚洲第一强国。
然而,日本的野心并没有就此止步。在甲午战争结束后,日本一直试图彻底将中国吞并,当作给日本提供原材料的殖民地。
为此,日本先后扶持袁世凯、段祺瑞,并且派遣日本顾问向北洋政府渗透。
1917年执掌北洋的段祺瑞之所以决定加入协约国,就和日本顾问给出的建议有密不可分的关联。
此外,日本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就对德国宣战,派兵攻占青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形成彻底独霸中国的局面。
日本的参战,让德国等同盟国更加孤立无援。
而在大洋洲地区,英国的两个殖民自治领:澳大利亚、新西兰则派遣远征军,攻打德国在太平洋的萨摩亚、新几内亚殖民地,让德国的势力被彻底驱逐出了亚太地区。
战前美洲:被忽视的战争元凶
一直以来,美洲都被视为远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世外桃源”,但实际上美洲地区的一些国家,在某种程度上恰恰可能是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元凶。
19世纪下半叶,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的美国迅速崛起。
新崛起的美国,和德国一样面临着缺乏海外殖民地的难题。
但是,军力尚且孱弱的美国不敢直接对抗英、法等老牌殖民强国,于是在1898年美国将自己的目标投注在了殖民资历更老,但更加衰落的西班牙帝国。
经历过美西战争之后,美国取得了古巴、关岛、波多黎各等殖民地,菲律宾也随之成为了被美国控制的“保护国”。
美国击败西班牙,夺取西班牙殖民地的消息引发了欧洲各国的震惊,尤其是刺激了当时同样想要海外殖民地的德国。
于是,有后世评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曲,可能在美洲就早已上演,而美国正是世界大战序曲的始作俑者。
由于美洲地区在20世纪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洲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譬如位于南美的阿根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国内经济因为畜牧业蓬勃发展,其人均GDP远超同时期的德国,位居世界第七,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更有“南美巴黎”之称。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洲各国都保持着对外观望的态度。欧洲国家难民的流入,相对稳定的环境更进一步推动了美洲的发展。
直到1917年,德国为了封锁英法,进行“无限制潜艇战”击沉全部抵达英法的商船,这触碰了美国等美洲国家的利益,使美国等美洲国家正式参战,从而彻底扭转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如何改变世界格局
1918年11月,德国签署停战协定,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这一场大战让900万名士兵战死,2000万人受伤,500万平民遇难,彻底改变并影响了日后的世界格局。
首先是战争的中心:欧洲在经历激烈的世界大战后,德国、法国、英国、俄罗斯等几个主要的欧洲参战国家,国内本土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战火破坏。
昔日稳定繁荣的经济从此一落千丈,整个世界经济的重心向美国迁移。英国著名政治家格雷勋爵哀叹道:
“一战以后,欧洲的灯正在熄灭,我这一辈子是不会再看到它亮起来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同盟国阵营: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因为国内爆发革命。
战争后帝国迅速解体,分裂成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奥地利、匈牙利等不同的国家。
更进一步加剧了欧洲各国的地缘矛盾,但与此同时君主制在欧洲各国的废黜,客观意义上推动了世界民主化的进程。
在沙皇俄国,俄罗斯先后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这打破了过去几百年来资本主义国家一统天下的局面,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整个世界的共产主义运动迎来了高潮。
在非洲地区,德国的殖民地被悉数剥夺,英法成为了统治非洲的主人。
然而,意大利想要获得更多非洲殖民地的需求,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为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德国结盟,挑战英法的殖民霸权埋下了伏笔。
在亚洲地区,日本因为西方列强专注于欧洲的战事,一度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并成为了亚洲真正的霸主。
但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卷土重来,让日本不得不做出让步,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后退出山东半岛,让中国市场处于西方列强的统治之下。
不过,这也更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让日本开始酿造全面侵略中国的疯狂计划。
在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国的亚太殖民地,这些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派遣远征军参战而付出了沉重的伤亡代价。
英国在战后却并没有遵循给予殖民地独立地位的承诺,这让亚太地区的各国独立运动空前高涨,更进一步加剧了英国殖民统治的衰落。
在美洲地区,美国因为稳定安逸的美洲大陆环境在一战中大发战争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了欧洲各个大国的债权国,美国GDP全球位列第一的经济霸主地位得到稳固。
然而,日渐崛起的美国却引发英法的忌惮,这让新成立的国际联盟组织将美国排除在了国际秩序之外。
参加一战后却未获得太多实际利益的美国,再次回到孤立主义的状态中,直到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总体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根源是西方列强之间的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发展失衡所导致的结果。
身为后起之秀的美国、德国、日本等经济强国,并没有如愿获得他们想要的国际政治地位,这让他们屡次冲击英法等老牌国家塑造的世界秩序。
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也并没有彻底解决新老帝国主义之间的问题,反而让各国之间的矛盾更加深化,让地缘冲突,民族矛盾和意识形态纠葛绑在了一起,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埋下了一根导火索。
时至今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距今已经过去了106年的时间,但它至今影响着我们现在的世界格局。这场让人类付出沉痛代价的战争启示我们:战争和暴力永远不是解决国际问题的最佳途径,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终止一切战争的战争,更没有建立在暴力和征服之上的和平!
参考文献:
[1] Bond, Brian. "The First World War" in C. L. Mowat, ed. 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Vol. XII: The Shifting Balance of World Forces 1898-1945 (2nd ed. 1968) online pp 171–208. scholarly summary.
[2] Braybon, Gail. Evidence, History, and the Great War: Historians and the Impact of 1914–18. Berghahn Books. 2004: 8 [2018-09-09]. ISBN 978-1-57181-801-0.
[3] Chickering, Rodger. Imperial Germany and the Great War, 1914–191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978-0-521-83908-2. OCLC 55523473[4]《剑桥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第1卷:全球战争)》[J].军事文摘,2023(09):80.
[5] 徐桑奕.战争进程与思想观照: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德海洋竞争再探[J].思想理论战线,2022,1(06):83-91.DOI:10.13231/j.cnki.jnip.2022.06.011.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
天空体育:一名伦敦警察因足球流氓行为被开除,并禁止观赛三年
足球,英超,阿森纳 2025-04-26 -
9个赛季后恩比德的生涯就这样了?只打了7个赛季的姚明是最好参考
篮球,NBA,姚明,火箭,76人 2025-04-26 -
世体:巴萨对马竞将派出最强首发,唯一问题是加维还是奥尔莫先发
足球,西甲,巴塞罗那 2025-04-26 -
?太阳报头版:拉爵裁员只节流100万镑,相当于卡塞米罗3周工资
足球,英超,曼联 2025-04-26 -
战广东!刘炜:今晚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大考 通过和强队比赛找问题
篮球,CBA,中国篮球,新疆 2025-04-26 -
马健:快船这个赛季的比赛能看出 哈登本不想当老大但被逼成老大
篮球,NBA,快船,哈登,马健,转载 2025-04-26 -
活宝一枚!奥莫特训练结束一展歌喉 同时和小曾开玩笑
篮球,CBA,中国篮球,北京 2025-04-26 -
绝杀之夜!DeepSeek点评:哈登“孤独Carry” 小卡左手封神
篮球,NBA,莱昂纳德,哈登,快船 2025-04-26 -
世体:三周后,朗格莱将与经纪人一起评估自己的未来
足球,西甲,马德里竞技 2025-04-26 -
莫拉塔调侃自己:我曾梦想为加拉塔萨雷效力 很想在赫塔费退役
足球,西甲,赫塔费,五洲 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