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2018世界杯德国对墨西哥比赛战况

阅读: 94次 发表于:2023-10-16 21:02

  我愿意把这场胜利称为“老将的胜利”,或者是“证明了世界杯老将”是个纯粹的伪概念。因为有两个赛前的背景非常值得注意。

  一个是墨西哥队以29.4岁,成为了本届世界杯参赛球队中年龄第二大的球队,其中39岁的老队长马克斯从2002年韩日世界杯算起,已经连续参加了5届赛事;

  另一个是去年联合会杯当中,德国队组成了以年轻球员为主的“国家二队”,平均年龄24.3岁,国家队出场次数总和不到180场。

  在惯性思维的足球世界下,看起来已经成功完成更新换代的德国队,是完全有能力凭借着“拳怕少壮”的朴素竞技体育观,轻松地赢下整体实力、个人能力、身体对抗等方面全方位处于下风的墨西哥队。

  


  然而事实上呢?

  事实就是德国队恰恰是被墨西哥全队不惜力的坚决反击击垮。后者的全场跑动距离达到了106公里,仅比更加年轻的前者少了3KM。

  此外墨西哥也在控球率仅占33%的情况下,完成了17次成功过人(德国队7次)、13次射门(其中4次射正)。

  这些数据说明:

  1、墨西哥队在单位时间内的进攻效率远远高于德国队;

  2、墨西哥队大部分的重夺球权发生在中后场,进攻(反击)的路径更长;

  3、墨西哥队进攻容错率更小,即使无法转化为直接射门,也要尽量保证进攻在距离本方球门足够远的地方终结。

  这显然对墨西哥全队球员的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竟疲劳不仅能导致腿迈不开,也容易导致动作的变形和思维的迟缓。

  总之无论如何,墨西哥这支以“老将为主”的球队执行了“小将才能胜任”的“体能消耗战术”,并且还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这种满满的违和感,其实来自于“国家队杯赛”的特性:

  首先是这些杯赛的赛程都会提前很久确定。这不仅留给每支球队足够多的准备时间,也能为每支球队的教练勾勒出足够清晰的备战目标。这就让球员个人能力(临场发挥)这层变量的影响,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联赛有限的范围之内。

  其次,无论是小组赛还是淘汰赛,双方都会进行单场不循环的对决。这个赛制要求每支球队必须拿出有针对性但不可控因素最少的战术策略,让单场比赛带来的受益达到最大化(拿更多分、争取更多净胜球)。同

  另外,由于参赛球队拥有差异化明显的足球环境,让球员不断处于新节奏的适应当中,而节奏不断变化也对球员阅读比赛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

  这样的特性,留给了比赛经验、战术素养、情绪控制这些形而上的能力以更大发挥空间——也就是说,相比于需要连续作战的俱乐部赛事,“国家队杯赛”更像是一次全面的博弈,身体和技术能力只是基本盘,战术思想等因素则成为放大基本盘的系数。

  而谁是这些“系数因素”的最丰富拥有者呢?那显然是这些平均年龄更大的老将们了。

  所以老迈的墨西哥能暴打德国由年轻的基米西把守的左路,这一点也不令人感到意外。

  


  当然可能德国队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毕竟他们也排出了02年世界杯以来平均年龄最大的首发阵容,达到了27岁零310天。

  只是把去年刚刚进行过的青春革命推翻,强行把基米西、维尔纳接入中轴线老化的主力阵容,这不就是一次标准的“青黄不接”吗?

  世界杯上,真别小看老家伙们了。

  很正常,因为今年俄罗斯世界杯是比以往任何一届世界杯夺冠热门最少的一届世界杯。任何一支强队都会有大意失荆州的结果。这也充分说明了强队阴沟翻船的景象可以造就本届世界杯会比以往更精彩纷呈,更跌宕起伏。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返回顶部